费迪南多二世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,西班牙的官员们自然也知道国王要做什么。只不过以现在西班牙的国力,真的能支持一场跨洋的远征吗?
“陛下,我们是不是该请求神圣同盟的援助?”
“并不需要。这是我们的战争,只有打赢了这场战争我们才能翻身。”
外交大臣保罗·鲁福有些迟疑地再次问道。
“陛下,我们是否要把我们的决定通知给奥地利帝国?”
在保罗·鲁福看来奥地利帝国应该是此时西班牙最值得信赖的盟友,毕竟先是扶植费迪南多二世成了西班牙国王,又是送了新格拉纳达的土地,甚至之前还帮两西西里王国稳固住了国内的局势。
这样善良、仁义的好老大去哪里找去。
再说此时根据协定,古巴已经是奥地利帝国的土地,于情于理都该先通知这位盟主才是。
然而费迪南多二世显然有他自己的想法,他并不是想夺回古巴的土地,他只是不想凭借奥地利帝国的力量,毕竟那样有狐假虎威的嫌疑。
“我才是西班牙的国王!我才是这里的主人!我们为什么要去问奥地利人?”
保罗·鲁福等一干西班牙的实权人物都缩了缩脖子,他们不理解费迪南多二世为什么要这样做。
毕竟此时西班牙王国在岸上,完全没有必要下水和鱼拼个你死我活。
不过首相卡洛·费兰蒂尼倒是有些理解费迪南多二世,此时西班牙的情况真的很不好,收复新格拉纳达虽然表面上风光无限,但实际上却掏空了整个西班牙。
而且费迪南多二世在西班牙的统治并不稳固,奥地利人的统治养出了很多刁民,再加上费迪南多二世外来户的身份,国民和贵族的认同度都非常低。
很多国家的银行都不愿意借贷给此时的西班牙,哪怕是奥地利帝国的财团也要求抵押和更加详细和财报信息。
毫无疑问不管表面上奥地利帝国如何扶植西班牙,但从财政上看其对西班牙的信心明显不足。
这其实有些冤枉弗兰茨了,他觉得西班牙很有价值。但奥地利帝国本身也需要发展,他不可能把宝都压在西班牙身上。
此外奥地利帝国的科技空前发展,生产力不断提高,市场上的货物不断增加。奥地利帝国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发生经济危机,并不全是因为弗兰茨把危机转嫁给了其他国家。
而是通过精密的计算,以及加利福尼亚和南洋的黄金完成了自我循环。
随着科技的进步,奥地利帝国的生产力正在成几何指数膨胀,继续倚靠金属货币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了,必须进行金融改革。
不过黄金储备也是要有的,毕竟它可以保证奥地利帝国经济的下限。
弗兰茨还要搞欧洲货币同盟,他可不会把太多的钱投在西班牙。
弗兰茨看好西班牙的价值,但并不看好它的经济。在这个大工业时代,西班牙就是一块天谴之地。
仅仅是缺乏煤炭这一项就几乎宣判了西班牙的死刑,再加上缺乏铁矿,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,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此时的西班牙想要发展工业完全就是痴人说梦。
最终从战略角度讲,奥地利帝国需要一个大而不强的西班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