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巴岛上还有几十万人矿在等待着美利坚挖掘,在北方的工业资本家看来这就是美国崛起的希望。
弗兰茨的提议让美国南北双方都十分满意,他们甚至庆幸奥地利帝国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君主。
只有唐·佩奥力和他的合伙人们感受到了绝望,一场战争把他们直接从家财万贯打成了一无所有。
而美国人和西班牙人说走就走,完全没有一丝留念,只留下一地狼藉让他们在风中凌乱。
战争结束,起初唐·佩奥力还幻想着在古巴岛上可以东山再起,与他有着相同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。
不过弗兰茨可不想留着这群反复横跳的家伙,他们的存在除了增加不稳定因素以外没有任何价值。
而且奥地利帝国如果真的宽恕这群人,那么国家的信誉何在,威严何在?
弗兰茨接管的古巴岛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铲除这些蛀虫,唐·佩奥力和他的伙伴们只能放弃自己财产前往美国。
除了美国以外,其他拉美国家也都开出了自己的条件,他们都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。这个时代人本身就是资源,尤其是对于那些地广人稀的殖民地国家来说。
弗兰茨对此并不拒绝,不过离境税还是要收的,这是奥地利帝国的底线。古巴岛内的矛盾太过复杂,这些居民对于任何一方都毫无忠诚可言。
与其浪费时间、金钱、精力梳理这团乱麻,不如直接掀桌子。
在这一番操作之后,古巴岛上原本的百万人口最终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。
好在弗兰茨早就想好了对策,二十万日本劳工已经整装待发。实际上由于科技的发展,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。
当然重建就是另一回事了,而且弗兰茨也不准备让古巴只作为一个糖罐。奥地利帝国需要一个真正的前哨站,弗兰茨准备在古巴建设一个军事基地,并将古巴当做本土建设。
一方面可以保障航道的畅通,另一方面则可以巩固奥地利帝国在中北美洲的势力。
古巴危机突然落幕,这让很多国家都措手不及,英国人还指望着能承销美国的战争债券大赚一笔。
拿破仑三世则希望奥地利帝国可以在美国身上多花些心思,奥地利帝国的存在给他的压力太大了,这种全方位的碾压让他觉得非常不舒服。
尼古拉一世也希望奥地利帝国能和美国打起来,毕竟这样俄国就有机会从阿拉斯加南下。
战后的美国,辉格党和民主党又达成了微妙的平衡,双方似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,只有美国的利益似乎被人忽视了。
战争的失败最终全部归结到了米勒德·菲尔莫尔身上,不出意外地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弹劾的总统。
同时这也创造了美国另一个历史,那就是一届之内总统、副总统相继离任,不得不由国务卿丹尼尔·韦伯斯特暂时出任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