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说道:“看什么看,找削呢,你的小眼珠滴溜溜的转什么转,转你也想不明白。
就你那小脑袋瓜子,想破了头你也想不明白,张先生说我的爵位来自巴蜀的汉水,汉水嘛,就是九州大地的母亲河。
向北形成了大河,养育了九州大地北方的人民。向南形成了大江,养育了咱们的祖地江南。
这个可比秦皇要威武霸气多了,明白了没有?”
曹参立一个点能点头说道:“明白了,我这就下发下去,让弟兄们一定要记住,谁要是说错了就打他板子。”
刘邦哈哈大笑说道:“这就对了嘛,你一下去吧,该干什么干什么去。”
曹参施礼退了出去。
其实曹参还是有一些学问,当他听到汉水的时候,其实已经明白了。知道了怎么回事。
不过曹参做事就非常的圆滑,这事儿必须让刘邦去解释,不能抢答,刘邦舒服了,这
如若不然,刘邦真拿着棍子追着你一直打,打你个七八十里不见得停手,你逃都逃不掉。
现在的刘邦其实也就是大个的山大王,不懂什么治国之策,他手下的这些心腹弟兄们,也都是跟着他一起成长起来的小混混,就知道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,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,满满的江湖气息。
他这个国家就是一个草台班子,刘邦之所以成为他们的首领,那是刘邦够强,也会知人善任。
知人善任可是他天赋技能,成年后以任侠游历江湖,当然懂得如何笼络人心,如何分辨出一个人的才能,如何把一个人放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上。
所以刘邦在这个国家虽然是草台班子,那也比当地那些号称国王的正规。
刘邦看到曹参离开了他的王宫,这才对张良说道:“张先生果然睿智,真的是机智,这一来就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。
既不和大秦没有什么冲突,又让我登上了皇位,不知张先生还有什么指教?”
张良说道:“我这是来投奔你来的,想做你的手下的一个小卒。”
刘邦笑道:“谦虚了,张先生太谦虚了,你可是大才,你以后就不是我的右丞相,曹参当左丞相,帮助我治理这个国度就行。
这事儿你不用拒绝,就这么办,我也不是用这种方式来笼络你,你如果还有更高的志向,想什么走和我说一声,我会放你走。
即便是你向在这里开始韩国,我给你支持,你要是自己创业,在这一片区的其他地方闯荡一番,成立自己的王国,我都支持你,你扶持的。
那个……现在韩王现在如何了?”
张良苦笑说道:“我家在红尘世界受韩国累世恩惠,自然而然我就会心中偏向于韩国。
在九州大地的时候,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,帮助韩国复国了,我也兑现了自己的誓言。
不过……汉皇你也知道,现在九州大地是一统,韩国已不复存在了。
我现在已经孑然一身,没有这一方面的执念了。”
“那既然如此,张先生……不,张丞相,我这就给你安排丞相府,好好的帮我捋一捋国家的关系。
我发现我这个王国里面关系有一些不对,我也不知道怎么弄,总感觉有一些粗糙……”
张良稽首承诺,刘邦则叫自己的侍卫送张良去丞相府安歇。
等到张良走后,他忍不住哈哈大笑:“我有张子房何愁大事不成!我要开一统大地,我要气吞山河!”
从九州大地出来的人都有大一统的感情,都有点对土地的执着,只要人能生存的地方,就得拿到手中。
这就是九州大地文化传承的力量。
刘邦之所以在这拿下了千里之地就不动了,不是他不想动,而是他感觉自己的能力已经满了,再拿下来自己也管不了,这才不得不停下,先捋顺自己创建的这个王国的关系。
只不过折腾了七八年也没有折腾出什么所以然来。
因为他的手下全部都是武将,没有什么文化,只有曹参还凑凑合合能用。
可是曹参在沛县的时候官职就小,没有处理过大国的事情,也是无法胜任。
张良回到了丞相府,曹参早已经接到了消息,非常谦和的出门迎接张良,并且把他请在了主位上。
张良说道:“曹丞相……不可。我只是江湖一游侠,不懂这一些事情,这个丞相府的事情还得要依靠曹丞相才行。”
曹参摆了摆手说道:“张先生,你在九州大地的时候就以机智多谋算无遗策名扬天下,我这个小地方出来的小官员,哪能撑得起这个位置?
以后这个丞相就是张丞相说了算,张丞相不用客气。”
随喜命人搬来了很多的木简、书册让张良审阅。
张良翻了翻,也忍不住的心中吐槽,正如刘邦说得那样,这真的是个草台班子,各个官员的职责根本就不清晰。都是挂这个名头,谁想怎么干怎么干。
就这样乱七八糟的,一大堆官员竟然能够维持这一个千里之国十几年没有崩溃,也没出现什么内部乱斗,这也真的是一个奇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