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540章 临安来人(1 / 2)

“且看大伯母到时候怎么和大堂嫂谈这个事吧,毕竟隔了房了,咱们也不能干涉太多,于情于理咱们家都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”。

这个事情张平安没准备插手太多,一是避嫌,再则管多了到时候反而可能吃力不讨好。

“说的是呢,看你大伯母他们怎么办吧”,徐氏应道。

一家人说了会儿话,才移步饭厅去吃午饭。

天热,大家都没什么胃口,主要吃的凉拌菜就过了井水的面条,简单方便又开胃。

张氏和张老头现在一天只吃两顿,中午便没过来。

还没等吃完午饭,华万里便派人过来告了半日假,下午不能去衙门了,家里媳妇儿正生孩子呢,他得陪着。

“真好,这娃儿和咱们宝儿有缘分,就差了不到一个月呢,到时候还能互相串个门,有个伴儿”,张老二笑道。

“就不知道是儿是女,咱们现在就别去给人添乱了,等晚上娘您带点东西去看看”,张平安嘱咐道。

“知道”,徐氏随口应道。

不过没等到晚上徐氏去探望,华家就派人过来报喜了,生了一个六斤重的闺女。

徐氏有些可惜:“真的倒挺快,可惜是个闺女。”

“他们还年轻呢,还能再生,您可别把这话当着别人面说”,张平安交代道。

“就是,这话容易得罪人”,张老二也道。

“你们一个两个的是把我当憨子了吗,我咋可能会当着别人面说”,徐氏白了父子二人一眼。

麻溜的吃完最后一口,放下筷子,接着抱孩子去了。

第二日,在满月宴的前一天,张平安没想到竟会收到大师兄潘仕北的来信。

当然,并不是庆贺他儿子满月,这事儿大师兄还不知道呢,主要还是关于之前去信说的那批安南稻种子的问题。

原来大师兄潘仕北正苦于粮食压力已久。

闽南地区远不如江浙地区富裕,朝廷又是加税又是征兵的,让百姓怨声载道。

百姓们并不关心谁坐那把龙椅,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就行。

加之当地民风彪悍,潘仕北也没什么太大的背景,处事风格不够果敢圆滑,是以这个县太爷做的是心力交瘁,并不安稳。

且他私心里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番事业出来,造福黎民百姓。

因此收到张平安寄过去的信和种子以后,当即便命农事官开辟一块试验田出来,好生打理,看看是不是信上说的如此高产。

目前一个多月过去,稻苗已有半尺来高,长势很好。

这次写信来主要也是表示感激之情。

张平安看完信后心里也感到高兴,要是大师兄知道还有番薯的存在估计更开心。

想了想,当下便提笔回信,说了慈县目前种植番薯的现状,并表示等九月份收完番薯后给他寄一些过去,让他在闽南试着种植。

到时候必能大大缓解百姓的口粮问题。

这也就是闽南离得远,离得近的张平安可不敢这送一点,那送一点,毕竟朝廷还没下令大力推广呢,人心难测!

待到下午申时左右,大舅兄钱英便骑马到了,是特意过来给孩子过满月的,也是给妹子做脸。

后面马车上还拉了一车礼物,算是给足了钱攸宜这个妹子还有刚出生的大外甥脸面了。

张平安热情的将人迎进屋内,寒暄了几句。

钱英左右望了望,笑问道:“我妹子和大外甥呢?”

“攸宜生产完气血亏损,身体不是很好,在屋内歇着呢,连我都不许进屋去看,说样子太丑,非要等明儿满整月了才能出来”,张平安无奈道。

然后侧头吩咐下人:“去让奶妈把小少爷抱过来,让这小子见见他舅舅!”

“都是做娘的人了,还是这么爱美”,钱英摇摇头,无法理解。

不一会儿,奶娘抱了孩子出来。

养了这一个月,孩子白白胖胖的,胳膊跟嫩生生的藕节似的,脖子一圈圈的都看不见了。

分外喜人!

钱英张开双臂笑道:“来,大舅舅抱抱,乖哦!”

小孩儿也不认生,乖乖被抱在怀里,将手指头吸的发亮。

“这孩子胆子大,将来错不了”,钱英夸道。

他最怕孩子哭了。

说实话,他自家几个小子他都没怎么抱过。

两人还没聊多久,钱英正准备说说临安粮仓被烧的事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