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225章 铸钱(2 / 2)

逛完了石鼓书院,聂宇又游览一趟定天皇宫。

这处皇宫是吴三桂当年称帝时所建,整体搭建的非常仓促,就连琉璃瓦片都凑不出来,只能用漆料去染。结果在登基当天下雨,导致漆料都被雨水冲刷,闹出了天大笑话,也暴露了“吴周”的得位不正和天命虚弱。

现如今,经过一百多年的岁月沉淀,宫殿主体已经破败不堪,但还有一些殿阁建筑群可以看到,而且没有遭受太大破坏。

实在是这里是吴三桂称帝的地方,就算康麻子说吴三桂是伪帝叛逆,那也没有官员敢在伪帝的地盘改造官衙。

聂宇会来这里游览巡视,就是在于有不少官员给汉王上奏,认为汉王应该修复衡州的定天皇宫。

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不假,可他建造的定天皇宫,到底是按照真皇宫的规格来建的。所以可以先把衡州皇宫修复,把这里改造为汉王的行宫,同样定天二字寓意也很好,可以顺势改衡州府为定天府,寓意大汉将来平定天下。

聂宇简单逛了一圈说道:“把这里全部推倒了,改建成民居吧!”

陪同的赵志杰一愣:“大王,这可是皇宫建筑……”

聂宇笑道:“什么皇宫,不过就是一介三姓家奴建的伪帝宫殿而已。不仅透着小家子气,而且还颇为不吉利,孤可不敢在此久住,拆了改建民居,福泽百姓,也算是那三姓家奴还债了。”

赵志杰顿时敬佩道:“大王英明,不贪奢皇宫享受,真令臣佩服之至!”

“……”

聂宇没有多言,说他不贪奢是真的,但也是他看出来了那些文官的心中所想。

上奏请求修复衡州皇宫,无非就那么两种心态:

第一种,希望他这汉王能尽快踏出那关键的一步,那么他们作为臣下,自然也能水涨船高。

第二种,他们更实在,既是希望汉王踏出那一步,还希望汉王能干脆定都在衡州,再不济也是在此建个行宫,能在湖南登基称帝什么的。

聂宇能抽出时间来看看,既是在给文臣面子,同样也是他好奇这处后世早已看不见痕迹的衡州皇宫,到底是个什么样子。

……

聂宇在衡州停留三天,接着坐船一路继续南下。

过了耒阳县,船队在沿岸的灶头镇码头停靠。

又休息了一晚,翌日改走陆路。

聂宇坐在马车上,他的后续行程就是去大汉的几处主要银监矿场,都巡视看一圈下来。

这些产银的银监矿场,可都是大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根基命脉。既关乎到了大汉的军事,还关乎到了大汉的经济,白银不光能在商城采购无缝钢管和压缩干粮,还能用于铸造钱货资币。

大汉现在已经是伪清眼里的反王割据政权了,双方明面上的贸易早就断绝了。伪清那边的一切物资、钱货都被官府切断,物资这些聂宇自己能解决,可钱货资币就得自己去铸了。

这样也正好,大汉都已经称王建制了,继续还用伪清的乾隆通宝,确实不太像话。

银监只是统称,不光负责采矿冶银,同样也在试铸大汉的首批官制铜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