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方丈的幻想
妙凡方丈回到寺中之后,立刻在禅房里面,召集了另外三位武艺高强的师弟。
这三名僧人,都穿茶褐色僧衣。
妙因外貌五十多岁,双眉发白,宽脸浓须,身材只是中等,气质却颇显魁梧。
妙空较为瘦削,淡眉短须,看起来却只有四十出头。
妙果年纪与妙空相仿,不胖不瘦,貌不惊人,只是神态举止最为闲适,有几分山僧风度。
南少林妙字辈的僧人,至今还有六十多人存世。
但最能主事的,也只有如今禅房里面这四位。
因为他们从年轻时开始,就在读佛经之外,也对经营各地产业极为上心。
加上他们武功练得好,精力充沛,到处奔波,接触处理的事务最多。
在那些出外打拼的俗家弟子心中,最能信赖的就是他们四人。
妙凡方丈让煮茶扫地的小僧关门,远离禅房,等三名师弟都盘坐在蒲团之上,这才说起前情。
三人听到传人之类说辞,点明少林困境、该当先打倭寇等等,还只是轻皱眉头,若有所思。
等听到方丈十招之内落败,三个和尚脸色都为之一变。
“方丈,你明知对方实力不俗,交手之前,怎么不长啸几声,引我们前去掠阵”
妙空和尚率先开口,“万一他在出手时,暗藏险恶心思。”
“或者事前心态坦然,真占上风之后却改了主意,把方丈擒拿,要挟我们南少林,那岂不是天大的祸事!”
他语气中,忍不住含有几分责怪之意。
四人多年相互扶持,关系极近。
妙凡方丈倒也不以为忤,只笑道:“我南少林是这么容易受要挟的吗”
“况且当时几句交谈之间,就已动手试招,此人气势又实在太重,我与之抗衡,哪有分心长啸的余地”
妙因大和尚双目灼灼,道:“年纪轻轻,居然有这么高的武功,该不会是什么修为精深,驻颜有术的奇人吧”
他们四个,因为青壮年时在外奔波得多,与人动手的经验也最为丰富。
妙字辈和尚中,乃至下一辈僧人里,有好几个论内力之浑厚,已经接近他们。
但真打起来,比他们都明显差了一截。
连妙凡方丈都觉得对方气势极为惊人,妙因不禁认为对方年纪远比外貌更大,多年阅历攒成的气魄,才能那样炽盛。
“三位师兄,此人年纪大小,暂且不论,他所说策略,其实极有道理。”
妙果和尚平静说道,“数年前,我就说过,先痛击倭寇,占据大义,可能是我们南少林最好的出路。”
几年前,朝廷曾经调度兵马,要自江浙之地,痛击倭寇中最为猖獗的几股势力。
那时候的南少林,其实已经感受到了自身困境。
妙果就提议,自家应该出动大半人手,配合朝廷兵马成事。
此事一旦做成,就可以顺势借力,扫荡那些兼做海盗的沿海帮派,则南少林危局,将大为缓解。
只是让僧俗弟子脱离自家地盘,长途跋涉去驰援,风险也大,南少林一时举棋不定。
结果还没等他们集结好人手,朝廷兵马失利的消息,已然传回。
“上一次我想的是,我们做了别家强援,才能从别处借来强援。”
妙果神态最悠闲,吐出语意却是最清寒,“可自上次事件之后,我们也该看清,南少林,已无强援可借。”
“要么奋起一搏,要么固守等死。”
“如今既然有传人到来,岂不是天赐良机”
禅房之中,沉默片刻。
妙空叹道:“有些话,贫僧知道众师兄弟不爱听,这时也不得不说了,若真掀起大战,我少林僧俗弟子,必有诸多死伤。”
“假如我们跟流云府谈和,大不了,生意产业割舍半数给他们。”
“我们南少林僧人,从此少与外面联络,多与青灯古佛相伴,他们应该也能够放心下来吧”
妙因和尚面上一怒,冷哼道:“流云府是什么好东西吗,你服了软,他们就真肯满意了”
妙凡方丈道:“若轻易投降,割舍产业,流云府必然要往咱们各地安插人手,他们那些老资历的手下,也要为自己谋好处,岂会容许咱们这些投降者还保留小半基业”
“纵然暂时不动手,也必然分隔打压,直到我等门人无足轻重,可以轻易铲除的地步,到那时候,生死全在人手,就算想求个彻底归隐,也难啊。”
妙空眉毛一耸,无言以对。
他深知方丈说的乃是正理。
但他心中总是还存有一点侥幸。
南少林门人,毕竟又有武功,又善经营,或许投降之后,也会被看中这些才干。
会被拆分,派往别的地盘做事,以防掌权太久。
但比起拼死反抗,指不定和谈投降之后,活下来的门人更多。
“妙空,若老衲真放手让你去和谈,你觉得,我们那些俗家弟子有几个肯答应的”
妙凡双掌合十,说道,“那些能够在外面打拼出自己产业的俗家弟子,并不是背靠着赫赫威名的嵩山少林祖庭。”
“他们只是背靠着一个复兴未久的南少林,拼死拼活,争取出来的产业,谁肯轻易松手”
这老方丈高宣一声佛号。
“之前不宜妄动,此回既然决心要有动作,索性借着这次机会,飞鸽传书,以秘语书信,问问他们的心意。”
妙因妙果,都已合掌,口称:“南无阿弥陀佛,善哉!”
妙空不语,亦合掌还礼。
三人离开禅房,各自去给自己负责的人书写秘信。
妙凡微叹一声,心中既觉得有几分火热,也觉得有些焦虑,不禁在禅房中来回踱步。
片刻之后,他盘坐到蒲团之上,靠打坐运功,收摄杂念,镇定心神。
不知不觉到了晚间,他拿起笔墨将自己负责的秘信通通写好,卷成小团,封在蜡丸之中,各自用一小块布裹好,走进鸽房,系在信鸽腿上。
南少林的信鸽,在夜间亦能疾飞。
妙凡方丈望着鸽子陆续升空,消失不见,目光不禁落在满天星斗之间。
今晚夜色绝美,繁星多不可数。
尤其天穹中部一片区域,星辰较密,横压长空,正是古人所指之银河。
妙凡方丈功力精深,打坐了半天,与睡眠无异,现在虽是夜色渐深,却被这美景所感,觉得精神百倍。
他一边观赏景色,一边信步向禅房走去。
禅房外是一条青石板路,土地上满是小草露珠,几丛矮树。
妙凡刚一靠近这里,忽生警觉,定睛看去。
只见楚天舒在门前台阶上懒散坐着,旁边放着一个红漆食盒,还有三盘糕点,一壶茶水。
另有一个中年汉子,一个高瘦少年也坐在他身边,但坐姿就比较端正,显得颇为拘谨。
“施主!”
妙凡方丈迈步向前,微笑道,“不是说明日再见”
“现在已经过子时了。”
楚天舒咽下糕点,说道,“南少林白天香火鼎盛,前面人多,后面僧众活动也多。”
“而今这个时辰,倒真是良辰美景,恰到好处。”
“这才带两个朋友,来找大师同游。”
许家叔侄匆忙起身,各报姓名:“见过方丈大师!”
妙凡听了他们姓名,一时还不觉得如何。
火神沟人丁众多,许家虽是其中翘楚,但这叔侄两个,都不是在江湖上常露面的人。
纵然是让当年去过火神沟的和尚再来,也未必认得出他们两个。
只有那些参与屠杀了火神沟,看过族谱,又一直在追杀他们的人,对他们的印象才比较深。
妙凡对他们微微颔首,笑容不改:“老衲忝居本寺方丈之位,三位既然是来南少林游玩,是该老衲引路了,不知可有心仪的去处”
“不急,人过了半夜还不睡觉,就容易想吃点东西。”
楚天舒招呼道,“方丈也来尝尝这几样糕点。”
妙凡也不拘谨,一撩袈裟就在石阶上坐了下来。
九图六坐像里,甚至有在泥沼中打坐的论述。
就算坐在石阶上,他也自有一股禅定般的韵味,捏起糕点并不直接去咬,先在鼻前轻嗅。
许志成看得不明觉厉。
莫非是佛家什么独特的仪式,或是有名家典故在其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