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九百二十二章 功成不必在我(2 / 2)

因为他是申时行的门生中,唯一一个有可能成为内阁大学士的翰林。

这是衣钵传人啊!

李子华后悔不已,但面上笑着出言道:“方才恭聆圣旨,一林府台高升,二是让林府台责成此事?我等当然要尊圣训而从之。”

李子华这话就是求和了。

林延潮看去心底冷笑三声,方才你不是很屌吗?不是很嚣张吗?继续啊!

你李子华河道总督再大,但能大得过圣命,大得过天子吗?

你能拿河道总督来压我,我就不能拿天子来压你吗?

当然这话不能说出口,林延潮只是放在心底,既身在官场,唯有点到即止,给人留以颜面。

这是官场规矩,大家要遵守的。

但林延潮却问道:“敢问河督这怎么商量?”

没错,我不当面驳你,但今天要把话说清楚了。

换了以往,林延潮不可能如此迫李子华表态,人家随时可以甩你一个脸色,拂袖就走。

但现在他身为知府。

正四品官,着绯袍,可以称得上是地方大员。

而且吏部侍郎陈经邦还在旁看着。

李子华面上笑着,陈经邦也笑着,他负手故意不说话,装着不明白的样子。

但陈经邦不表态,就是这么站着,李子华也必须答之。

于是李子华斟酌了一下言辞道:“既是如此,好吧,本督以为这样如何?新河,旧河同时疏通,今年内完成此事,以解决自己在,恐怕你们胃口都会不好。

原来如此!

为什么方才在集议时,林延潮方才不争不抢的,原来是早知道自己高升归德府知府的消息了。

早知如此,我们还商量个屁。

林延潮是故意恶心李子华的吧。

李子华运作了们,无不为林延潮之言而激动。

这短短的话,怎不知有如何的效力,但就好比一把火,将每个人心底都点燃了。

温饱小康,是每一个百姓,每一个读书人,内心期盼的大同之世。

得道者多助,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

河堤岸边,道路亭边,掌声如雷。

孙承宗,丘明山,黄越,吴通判,马通判,何通判,侯执蒲等等,无论官员百姓,林延潮的随从门生,都是一并用尽所有气力喝彩,簇拥向林延潮。

百姓们的呼声,响彻归德城外。